股票代码:002245
习惯,是注入骨子里的职责所在
2019-07-26

一 扬州顺昌

江苏澳洋顺昌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

今天的主题讲述的是扬州澳洋顺昌成立初期的故事。在采访中,奋斗者们讲述着他们的故事,朴实无华的语言,腼腆的笑脸,字里行间透露着谦逊,踏实。让我深深的感受到,呀!原来这些我们所谓的奋斗精神,吃苦耐劳,兢兢业业在他们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职责所在,早已成为习惯深深地刻入了他们骨子里。

脸皮要厚,不厌其烦



营销部 部长 凌以桂:

我在扬州顺昌成立初期以兼职的身份加入,起步时的扬州顺昌软、硬件设施都很糟糕。员工不足、技术也不专业、货源少,那个时候我算是队伍里仅有的“专业人员”,于是我就揽下了这个“老师傅”的职责,依稀记得,当时如何教工人打包、如何装车,更好的节省空间,保证一车来的货一车回去,尽可能的替公司节约成本。

2016年我就正式加入了扬州顺昌,带领团队负责业务开拓,对于发展客户,我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方法,就一点,也是我常跟我的团队说的“脸皮要厚,一次不行就再跑一次,不厌其烦”,货必须要来,不能让工厂闲着

在扬州,我们算是“外来户”,很多本地客户不认可,这片土地上又有着太多太多的本地同行,他们有这天时地利人和的资源,和客户都是有着多年的交情,想让这些客户掉头,谈何容易,而客户资源也非常有限,一个词形容就是“狼多肉少”。

有那么一家客户,我们跑了近十次,每天跟上班打卡一样来到客户的工厂,第一次在客户不情愿的接待下做个公司的介绍,之后就是数日的不待见,尽管如此,我们依旧天天到场,尽量不打扰客户的正常工作,在能帮上忙的时候搭把手,久而久之,客户从无视,到见面了会跟你打招呼,到尝试着给我们一点点货试做,到后来的认可我们的水平。这一单跟的不容易,却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。

都是分内工作,没什么特别的



生产部 经理 程敏:

回忆起公司成立初期,那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了,但是要说特别艰苦特变难忘的,哈哈,都是分内事,没什么特别之处。

2014年,当时公司只有王总、我还有一个领班,就我们三个人,然后组建团队,招聘工人。一开始进来的工人都是本地的年轻小伙子,什么都不会,我们就手把手的教,最惨的是,活儿教会了,人也走完了。然后又要从头再来,一点一点的积攒,一直发展到现在,还算是稳定了。

由于人员少,我们连续半年,工作17/8小时,上料、镀锌、装货…当时也没有围墙也没有门卫看守,工厂最值钱的怕是就是地上的这些锌锭了,我们三人轮流看守,怎么看呢,直接睡在锌锭上,要偷,连人一起偷吧。

640.webp (3).jpg

当时工厂有个大烟囱,经常会向外面排“烟”,就发生过周围村民堵门闹事实践,他们总以为那是生产废气,有毒,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环境,更有甚者半夜翻墙进来抢设备遥控器,关设备。那段时间总是把人搞得疲惫不堪,其实那只是我们烧锅炉的水蒸气,完全无害,每次解释总是不接受,后来实在没办法,请来了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代表一同进厂对这个往外排的“烟”,进行检测,结果很明显,自然不是什么有毒气体,就是烧锅炉产生的水蒸气,而后渐渐我们和周围的村民关系也就缓和了不少。随着周围村庄的搬迁,这件事也就彻底解决了。

回忆起来,条件虽然艰苦,但是很充实,很踏实,看着公司一点点壮大我们也很欣慰、很满足。

不苦,都是应该的



机修师 屠小清:

“没什么特别的,这都是我, 应该做的……”

见到屠师傅的时候,他很腼腆,带一点点紧张,如是说着。

在我的引导下,他才慢慢的进入状态,回忆起他的那些“小事”

我之前虽然也做机修,但是来到这里后,发现很多新设备都没见过的,更不要谈怎么修了,打电话给设备的工程师,首先故障描述就不清数,所以远程维修指导也变得不靠谱,生产又着急,这边维修又陷入僵局,这让我非常头疼。没有什么好办法,只能拿着说明书蹲在机器旁边反复和设备对照,一点点琢磨,这个环节出故障,那我就从上个环节开始研究,一点点拆再一点点装。每一个故障我都当做是一次学习,24小时随叫随到,我经常在睡梦中被电话叫醒,来处理故障,久而久之我也算是一名称职的机修师了,对于公司所有机器的绝大部分故障,没有百分百也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。

说着说着,神态中流露着自豪的样子。

我们做的,还远远不够



这是一次心灵的回顾之旅,我们通过文字感受了扬州顺昌在成立初期的困难,以及团队与企业共成长的初心,故事很简单,没有轰轰烈烈、没有惊心动魄,有的是这个团队的一腔热血,拼搏和奉献,他们将这一切刻入骨子形成习惯,强烈的危机感以及公司赋予他们肩上的责任,迫使他们不断前行。

扬州顺昌总经理王毅说:“我们的故事有很多很多,苦的甜的,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,但是我一直认为我们做的远远不够,我们还有更大的目标要去拼,要走出扬州,辐射周边,占领国内更大的市场。”